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王运阅读旨趣探微以湘绮楼诗文集王志卷为例(7)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王闿运还以自身的人生体会说:“年近五旬,当去世俗之见,莫若于经书中寻求治理,此金石之言。”[16]他对《周官》和《春秋》评价甚高,认为《周官

王闿运还以自身的人生体会说:“年近五旬,当去世俗之见,莫若于经书中寻求治理,此金石之言。”[16]他对《周官》和《春秋》评价甚高,认为《周官》治世,《春秋》拨乱反正,是经世应时的首要典籍。他说:“治世备于六经,其最著名者《周官》、《春秋》,一文一质,一极治一极乱。……文质相救,各因其世。”[17]相对而言,他更为推崇《春秋》,将研习《春秋》视为毕生之学问。尝言:“《春秋》拟《易》而作,圣人之极功,终身研之而不能尽。”[18]在其书院教学中,《春秋》亦是讲授之重点,为了便于更好地领悟《春秋》大义,王闿运不但辛勤讲授《春秋》经义,还组织刊刻《春秋》经书,“手书《春秋》经,分为三卷,以张三世也,令书局刊之”[19]。为方便学生查阅资料,阅读经典,王闿运于上任之年的五月即“发银百两,与孙、任谋开书局”,开设尊经书局,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发展。尊经书局刊刻书籍百余种,版片数万个,不仅刻印历代经史词章的典籍类书籍,如经王闿运校对的《今文尚书》、《南史》、《北史》、《说文解字句读》、《神农本草》等十多种,还刻印书院师生的著作,如王闿运的《礼经笺》、《尔雅注疏》、《八代诗选》、《夜雪集》等十种一百余卷均付局刻版印行,广为流传。他还规定学生每天必须记下读书心得,不能抄袭陈文或请人捉刀代笔,由他亲自审改评定。学生在经史词章方面的优秀文章被收录起来,刊为《蜀秀集》,以后续有《尊经书院初集》、《二集》、《三集》。这一创举极大地坚定了学生潜心钻研的信心,好学之风蔚然兴起,还培养了一批学术带头人,促进了学术发展。钱基博云:“厥后廖平治《公羊》《谷梁》《春秋》,戴光治《书》,胡从简治《礼》,刘子雄、岳森通诸经,皆有师法,能不为阮元《经解》所囿,号曰“蜀学”,则闿运之以也。”[20]

3 “治经必先习礼”的阅读方法论

“礼”是社会等级关系在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上的反映,作为在礼制熏陶下成长和生活的王闿运,也很重视礼。他在《论习礼》中说:“治经必先知礼,经所言皆礼制。唯讲礼倍难于古,故自汉以来,唯重《礼》学,《官》例是典制本原,《礼记》推其宜变。诸经所言,有明见三《礼》者,引而释之;有不见三《礼》者,旁推以通之。余所著八笺,略发其例矣。”[21]群经所要表达的,都是礼制。阅读经典与为经学作笺注的原则为:群经的内容中所讲的礼制,若是在三礼中已有具体的内容,就用三礼中的内容来解释经文的意义;若是群经的内容没有三礼具体谈到的礼制,就用旁推的方式以求了解经文所要表达的礼制,并自称对经学所作的笺注都是为了发明礼制的条例。王闿运认为诸经所言皆是礼,礼的内涵是经学的根本,但并不是要复古礼而是期盼在经典中寻觅出似“礼”一样的救世良方。在晚清经学阵营中,王闿运重《春秋》,宗《公羊》,无疑是今文学派之一员,但是他又汉宋兼采,不拘古今,超越经学古今流派之藩篱。《周官笺》的撰写也是出于对“礼”的重视,因为《周礼》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他将《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详密严谨,宏纤毕贯,对于启导后世的治国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闿运之“习礼”教育还通过规范礼仪,将之形成制度,引导生徒戒除愚狂之气,修炼彬彬有礼之质。“晨出点名,诸生皆设拜,衣冠济济,甚整肃也。书院有敬爱之风,然后知王道之易”[22]。他将礼仪的形式化为日常的具体行为,将阅读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修养个人性情、形成良好秩序大有裨益。费行简云:“院生日有记,月有课,暇则习《礼》,若乡饮投壶之类,三年而彬彬进乎礼乐。”[23]学生一旦违背礼仪,王闿运对自己多有责罚,如行乡饮酒礼后,张、杨两院生仍相互漫骂,他深感惭愧,以为“讲学期年而气习仍蔽,教之不行也,教者之过也”。“诸生之过,皆余过也。今辄自罚十金,助酒脯之费”[24]。王闿运采取阅读与践行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书院风气在短期内由松懈涣散转变为整肃有秩。

阅读是最基本的读书活动也是其他一切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础。王闿运不仅指出“治经必先习礼”,亦在经典阅读中重视“旁通曲证”,“温故知新”等阅读方法。“夫学贵有本,古尚专经,初事寻摭,徒惊浩博,是以务研一经,以穷其奥。唐以文多者为大经,文少者为小经,限年卒业,立之程课。解列六艺之名,而视性之所近。今亦宜就己所好以求师说。师说存者,如郑君《诗》、《礼》,何公《春秋》,皆具有本末,成为家学。其已绝复明者,若李鼎祚《周易集解》,孙星衍《尚书疏证》,亦能抱残守阙,上绍渊源。但求一经,群经自贯;旁通曲证,温故知新。恃源而往,靡不济矣”[25]。只有将自己所阅读的经典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养成善于思考和联想的习惯,才能“转换升成”为新的思想,由此体现其经典阅读“精专”、 “博广”、 “通贯”、“睿思”相结合的方法论。同时,王闿运在强调读书需持之以恒的基础上,亦指出要劳逸结合,“学以有恒为贵,又不可疲其神智。当其有得,自有欲罢不能者,然不可以为程也。宜就其所喜,常致力焉。又就其所最不解,日致思焉。十二时中以六时休息,六时中又令有四时优游,此二时则必不可令无功。如此久惯,虽休晦时亦用力时矣。虽仕宦、困苦、老病,每日必有用心之处,则所谓惜寸阴”。阅读是一个缓慢的心理过程,感兴趣、精神专一固然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但对于言辞晦涩的经典,如何将阅读之“喜好”与阅读之“致力”、“致思”辩证对待需要阅读者合理安排,“每日必有用心之处”,才能事半功倍。“人莫不讳其所短而炫其所长,虽知学之在能问,而未肯问也。则又有多见、多闻之术,孔子屡言之矣。人与人接,必有见闻。心之是非不可诬也,是在能自省耳。自省则知慎知择,而学在是矣。简册之学,不若见闻之学。一言一动皆文章也”[26]。多见、多闻、多择、多问,展开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间的多重对话,才能达到阅读主体真正的“高峰体验”[27],亦能实现阅读、思考与写作的三位一体。王闿运喜重抄写,讲求以抄助读,自十九岁“有志习礼,手抄《史记》”,二十二岁“定每日抄书之课,自此道途寒暑不缀。五十年中书字以万万计,盖自二千年以来学人抄录之勤未有盛于其也。”[28]三十八岁,自称“是年,捻寇悉平,天下无事,余携子女专事抄撰。写诗、书、易、三礼、春秋二传、尔雅九经。注易、书、诗、礼、春秋、六经及管子。王以史书昔虽流览,唯《史记》《汉书》曾经抄录。始读《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周书》,日读一卷,加以评点,有可论者附别记之。又以司马班范皆有述赞,陈志以后多缺。虽晋书有赞,然无深意,乃于每卷后别撰赞语,以继马班范三书之后。始治《公羊春秋》,作《春秋事比》,为《穀梁申义》凡百数十事”。张舜徽甚至认为王闿运只是把“抄书”当成“著书”,一边抄书,一边写下自己的一些心得,等到一部书抄成,一部著作也就完成了[29]。但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以抄助读”的阅读习惯与“抄录加以评点”的阅读方法拓展了王闿运的“阅读空间”,促成了其笔耕不辍的“阅读创造”,成就了其学术成就与学术地位。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qikandaodu/2021/0622/887.html



上一篇:王运通经与治事观及其关系考
下一篇:通经催乳墨鱼肉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