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社会能量权力流通新历史主义批评中的几个问题(2)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格林布拉特以莎士比亚为例说明社会历史生活进入文本的过程。格林布拉特把莎士比亚称为一个“完全的艺术家(total artist)”,把莎士比亚所生活的社会称

格林布拉特以莎士比亚为例说明社会历史生活进入文本的过程。格林布拉特把莎士比亚称为一个“完全的艺术家(total artist)”,把莎士比亚所生活的社会称为一个“总体化的社会(totalizing society)”,完全的艺术家是指一个凭借天赋或训练完成文本创作的人,总体化的社会指一个统治精英享有特权的人与自然组成的社会,但他意识到,即使是天才型的“完全的艺术家”,也不可能完全独立地不受任何影响地进行创作,更进一步,格林布拉特认为文本是集体的产物。而一个“总体化的社会”也是很难实现的,在格林布拉特看来,总体化的愿望恰恰表明社会面临崩溃的危险,“在伊丽莎白时期,官方的文件之所以不得不一再强调顺从的必要性,正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顺从。因此,官方文件证明的,恰恰是行为与政策的不一致”[6]152-153。所以,即使是热衷于为一元权力代言的文学文本,也是各种体制、意识形态、社会能量互相作用的结果。格林布拉特在《莎士比亚的商讨》第二章《隐形的子弹》中,提出了一系列批评实践的原则,如不能把天赋作为艺术能量的唯一源泉;无动机的创作是不存在的;没有超验的永恒不变的再现;没有自治的人工品;没有没来源和没对象的表达;一切艺术都包含社会能量,而社会能量不会自发产生。所以审美生产从本质上来说是集体的,“艺术品,不管如何打着个人创造智性和私人迷恋的印记,都是集体商讨和交换的产物”[3]vii。一切艺术(文本)都是在社会能量的流通中形成的,社会能量就是“权力、天赋、性欲、集体梦想,惊奇、欲望、焦虑、宗教敬畏、经验强度的自由浮动等”。这些社会能量被作者编码后进入文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接收了这些社会能量,但在接收的过程中,是存在着选择和扬弃的,“关于某一经典的定于一尊的解释,往往也是社会能量运行,社会权势、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果”[7]。所以社会能量的接收也是一种选择的结果,是当时的主流意识或现在的主流意识与社会历史各因素的一种协商与交换。文本作为社会能量流通的载体以社会流通的形式存在,文本既被历史生产,同时又生产了历史。我们对过去文本的解读,也是一种流通交换的产物,这或许能为我们解释为什么一些文本可以跨越时代,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畅销书繁盛一时却逐渐被湮没,而有些作品在被历史的尘埃遮蔽之后会被后世重新发掘,奉为经典。在这里,社会能量沟通了文本与历史,也沟通了过去与现在。

二、强化与颠覆——文本与权力的关系

新历史主义并不否认历史背景对文本的影响与决定作用,格林布拉特对新历史主义所作的最基本的假设即是文本(文学作品)不是有机整体,而是不同意见的组合,是正统与颠覆互相作用的结果。“文学文本是文化的,不仅因为它们指向外在的世界,还因为它们成功地吸收了社会的价值和语境在其中。”[5]12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价值会通过文本的内容得到强化,但也可能被挑战或者被颠覆。在格林布拉特看来,文学作品是社会冲突的产物,决定文本意义的是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各种可以称之为历史的东西,文本意义绝不只来源于文本自身,所以文本没有单独的、客观中立的意义,甚至试图理解文本与历史关系的阐释者本身也是无法站在历史之外的。换句话说,研究者本身也无法跳出历史的束缚,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能量交换的形式。

在诸多社会能量中,新历史主义一直围绕着皇室、政权及男性权力进行讨论,认为历史对文本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领域,所以也有人把新历史主义看作政治历史主义。文本中的权力关系首先表现在作家对权力与当时政治的迎合,比如在对文艺复兴文学的研究实践中,新历史主义研究者认为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作者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呼应教会和国王的意愿,比如莎士比亚“用弗莱的话说,莎士比亚是一个‘天生的朝臣’。他对英国历史的再现强化了围绕在都铎王朝霸权周围的神秘感;他又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去神秘化者,意识形态的审查者,把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运作揭示给我们看”[6]180。就是说,由于所处时代主流思想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作者会不自觉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对权力的呼应,为主流思想卖力宣传。其次,文本中的权力关系表现在对颠覆的遏制。在很多文本中,权力关系是以“颠覆”的姿态出现的,“颠覆正是权力的产物,而且强化权力。更进一步说……权力不仅产生了对自己的颠覆,而且是建立在颠覆的基础之上的”[3]30。权力为什么会允许这种颠覆存在?新历史主义者借用了福柯的权力分析方法,认为权力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出反对的声音,并将这些反对的声音重新纳入权力的秩序之中,在打破权力的控制和再分配中实现了对权力的加强,使表面上的“颠覆”丧失锐气,失去攻击和破坏能力。这就是权力允许记录、展现违背权力的“颠覆”行为的原因。权力并不是一元的,在多元权力的斗争中,总会出现一些看似颠覆的声音,但权力不会让他者的声音一直存在下去,权力的本性让它最终要否定多样性而形成一个一元性的权威。所以格林布拉特说颠覆是权力的产物同时强化权力,就是说权力不是简单的控制与反控制、压迫与反压迫的对立关系,而是借着组织和引导这些反对的力量和声音进行权力运作。权力产生了颠覆,但权力不可能是真的要颠覆自己的权威,颠覆产生的不稳定只是暂时的,权力最终要通过抑制颠覆,再次显现和强化自己的权威。格林布拉特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分析证明,文本最终通过颠覆实现了权力的遏制颠覆。当然,在格林布拉特看来,现代读者之所以能发现以往文本中的颠覆思想,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往被视为颠覆性的思想早已经被人们视为真理或事实而不具有颠覆性。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qikandaodu/2021/0708/899.html



上一篇:年月全国畜产品和饲料价格情况
下一篇:天津市教育系统人和个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表彰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