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流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综述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从过去长期的粗放型高增长进入了中速稳定增长的、必须以发展促增长的“新常态”时代。“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诸多变化,经济体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从过去长期的粗放型高增长进入了中速稳定增长的、必须以发展促增长的“新常态”时代。“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诸多变化,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供需错配和结构性失衡这两大问题最为突出,要求必须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2015 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在我国提出以来至今,国内学者纷纷展开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从CNKI 已有的文献资料看,虽然在这几年里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较多,但定位于流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则较少,且研究的角度和问题较为杂乱、分散。为了更好地明晰流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以便对流通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有必要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和总结。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有本质的区别

虽然国内学者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有不同的表述,但都一致认为: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与西方国家的供给学派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的内涵和外延均不相同(胡希宁,2016)。

贾康、苏京春(2016)指出,我国现阶段推行的供给侧改革绝不是美国供给学派萨伊定律“否定之否定”或里根经济学的简单复辟或套用。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可持续发展难度加大的双重压力下所做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是在新经济常态引领的问题导向下的动力体系再造创新,是国家经济总体规划的系统工程式全局长远创新。它与西方的供给学派在宏观经济背景、经济学学理支撑、目标主张上均有着显著的差异。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有的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它兼容并蓄,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观点,是基于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综合性集成创新(肖林,2016)。

吴敬琏(2017)也认为,西方国家的结构性改革与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相同。西方国家的供给经济学追求的是一种短期的均衡,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某些制度框架和政府监管架构的改革,希望通过减税,降低失业率,进而实现税基的扩大;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追求的是长期的动态均衡,最终目标是实现供需平衡,推动经济长期健康、协调发展。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统一

学者们从多角度、多维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剖析,基本的观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和改革的有机互动统一体,三者之间存在着关联效应,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6)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者的有机统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在供给侧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新需求催生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形成供给和需求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在互动中实现经济结构的改革和调整,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肖林(2016)也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个纬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供给侧”着眼于生产和供给,即对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方式、投入结构等方面的管理和制度建设,以及如何促进产品质量提升、资源要素有效供给和高效配置的市场机制和制度建设;“结构性”着眼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通过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和供需有效匹配,促进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系列结构性问题的化解;“改革”指的是制度的变革和创新,重新构建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制度保障。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实现“三去一降一补”

吴敬琏(2017)在《三去一降一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书中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详细阐述。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两层不同含义的“结构”:第一层含义,是指经济结构,即资源配置的结构;第二层含义,是体制机制结构。资源需要进行再配置,以便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但改善经济结构的重点是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qikandaodu/2021/0417/823.html



上一篇:世界粮食危机下我国粮食流通管理思考
下一篇: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优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