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人才争夺需处理好人才和人口的关系访发改委城(2)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次,随着京沪等一线城市因治理“大城市病”,对落户指标实施“总量封顶”,让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难以落户安家,这为新一线城市的引进优质人才

其次,随着京沪等一线城市因治理“大城市病”,对落户指标实施“总量封顶”,让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难以落户安家,这为新一线城市的引进优质人才提供了契机。另外,多数新一线、二线城市在依靠物质投入和劳动力人口红利带来的要素驱动型增长优势消失后,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提升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以科技为支撑,以“大物移云”等新兴技术为手段,这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为了吸引人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引才”优惠政策。比如,武汉提出大学生凭毕业证就可落户、购房租房“打八折”、划定最低年薪指导标准;西安提出高校毕业生凭身份证以及毕业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南京对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落户、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证、高层次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大学毕业生租房和首次创业等给予特殊政策优惠等等。这些城市也迅速抓住机会争夺优质人才,发挥城市更大的增值潜力和空间,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新一线、二线城市生活成本相对低廉,通过提供优质的“双创”服务、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等软环境的日趋完善,为人才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可能。以西安为例,城市形象被贴上了时尚、现代、科技的标签,并打造了公共服务的升级版: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社保卡全国通用;市内高校林立,为进入“双创”时代奠定了基础;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成为最具人口吸引力的省会城市。2018年,西安“新名片”更是亮点频闪:西咸新区由西安代管,作为全球硬科技之都,被列为国家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目前正在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生活圈和文化圈。

《光彩》:如何在这轮“人才争夺战”中引入人才,并留住人才?

冯奎:在经济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中,“一抢定终身”已经成为历史。流动的人才遇上了流动的产业,流动的产业又遇上了流动的技术,从而形成了流动的现代性社会。所以人才争夺不应只包括引才,还应包括育才、用才和留才,四者缺一不可。城市要结合各自定位和产业发展需要,突出自身优势,制定吸引人才的差异化战略。

在留住人才方面,要全面深入考虑人才关心什么、重视什么以及担心什么。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扶持产业发展,为人才收入提升提供长远保障。从一线城市的实践来看,人才流入既依赖于产业的集聚,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当前,所有城市要思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面前,一个城市产业在哪里,机遇在哪里?找到了新科技、新产业,城市才能有话语权。

第二,对于很多“抢人才”的城市而言,生活条件成了其吸引人才的“引力”。政府可以通过补偿机制,给予人才补助,或者通过对人才的集中安置,提升安置地的生活条件来增强对人才的“引力”,留住人才。

第三,良好的培训机会是人才激励的重要因素,城市政府可以定期组织人才培训,或者以补贴形式促进人才积极参加培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人才子女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能够极大提升城市政府吸引人才的“引力”。城市政府可以为引入的人才给予相对优惠的子女入学政策,或者学区房购置补贴。

第四,一线城市社会环境要优于其他城市,为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引力”,“抢人才”的城市政府应该积极向一线城市学习,努力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让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成为城市的主旋律。

■“新一线城市”越来越受到应届毕业生的关注

《光彩》:当前人才争夺还存在哪些误区?

冯奎:各地对人才的争夺只是一种过渡现象,从人口与人才这一角度来看,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到位,城市的治理体系正在形成过程中。

由于一些城市缺乏人才引进与培育的战略规划,属于跟风抢人,导致各地因“人才之争”引发了一些混乱迹象。其中,有两点值得格外关注:一是能不能处理好人才与人口的关系。各地“抢人”多数集中在“高大上”的各类顶尖人才,但城镇化推进的政策要求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力度,加大市民化的推进力度,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到少数人才上,把更实质性的城镇化任务忽略了,不能给城市间人口流动制造更多的障碍。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qikandaodu/2021/0318/796.html



上一篇:年学与玩杂志征订开始了
下一篇: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