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特色引领的经济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财经类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趋同性严重、同类专业缺乏区分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的弊端。这种“千校一面”的现象一方面难以满足社会上特定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财经类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趋同性严重、同类专业缺乏区分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的弊端。这种“千校一面”的现象一方面难以满足社会上特定行业和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在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必须以特色作为引领,围绕特色来建设专业、培养人才。 北京物资学院是原物资部唯一的一所高校,在流通领域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该校经济学专业从这一传统优势出发,通过与北京市同类院校进行对比,确立了培养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008年10月,该校经济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四年时间里,我们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相关文件,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①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Z].教高司函〔2008〕208号.特色专业是通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专业围绕流通经济的研究特色开展专业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明确特色 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要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前提是要对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有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日益增强,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特征。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较好地和社会需求接轨,并且考虑到北京物资学院在流通领域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我们将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突出流通特色,培养流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融合特色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一方面要强调经济学基础理论,确保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学生经济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要体现专业特色,增设特色课程,并通过实践环节强化专业特色,形成基础理论课-特色专业课-实践环节三个层次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专业从流通经济的特色出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高素质”的原则,一方面夯实理论基础,把经济学原理、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纳入学科基础课的范畴;另一方面突出特色,增设了《流通经济学》、《运输经济学》以及《物流经济学》等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形成了基础宽厚、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把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三)教学方法凸显特色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按照“理论精炼,合理够用,重视专业,特色突出”的原则,对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压缩了经典理论的教学内容,增大了专业课的教学比重,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注意将经济系的基本原理结合流通领域的特殊规律进行讲授。为了适应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了研究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流通领域相关问题以及流通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并定期出版文摘类刊物——《流通经济研究动态》。同时,加强定量分析的内容,开设《数理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学》等方法类课程,提高学生的量化分析能力。 (四)实践教学强化特色 按照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丰富了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建立“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和“物流经济信息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课程实验和经济数据量化分析研究的平台。二是与流通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2010年,经济学专业与“上海钢之源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流通产业与发展创新实践教学基地”,输送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举办“经济学知识大赛”、“读书报告会”以及“青年经济论坛”等“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第二课堂”活动中小组协作式的方式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五)按类招生突出特色 “按类招生”是和“按专业招生”相对而言的,前者是在学完大学期间一定的课程如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后再选择专业,后者是在高考时即选好专业,“按类招生”由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专业内涵和社会需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避免了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从2009年开始试行了“按类招生,分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经济学专业的同学绝大部分对专业的流通特色有了充分的了解,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按照特色专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学生在就业时会得到流通企业的青睐,有效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特色专业建设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探索适应适合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门人才。①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Z].教高司函〔2008〕208号.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这一整体要求,我们立足本专业的实际,大胆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一)确立了“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弥补单纯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学习与实践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日后从事流通领域经济管理实践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如社会调查技能、计量分析技能以及写作技能等;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物流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契合流通企业相关岗位的标准和要求。 (二)探索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所谓“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研究型教学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夯实经济学基础,培养经济学思维,掌握经济分析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流通企业的运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研究型教学,使学生对流通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使流通经济的研究特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实行了“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来充实实践教学。第一个层次是利用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经济数据处理能力和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第二个层次是与流通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输送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个层次是通过举办“经济学知识大赛”、“读书报告会”以及“青年经济论坛”等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语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发挥自身在流通领域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在专业建设中找准定位,立足流通,突出特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围绕流通经济的特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实现了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引言长期以来,我国财经类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趋同性严重、同类专业缺乏区分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的弊端。这种“千校一面”的现象一方面难以满足社会上特定行业和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在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必须以特色作为引领,围绕特色来建设专业、培养人才。北京物资学院是原物资部唯一的一所高校,在流通领域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该校经济学专业从这一传统优势出发,通过与北京市同类院校进行对比,确立了培养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008年10月,该校经济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四年时间里,我们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关于“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相关文件,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①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Z].教高司函〔2008〕208号.特色专业是通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专业围绕流通经济的研究特色开展专业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目标明确特色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要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前提是要对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有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日益增强,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特征。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较好地和社会需求接轨,并且考虑到北京物资学院在流通领域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我们将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突出流通特色,培养流通领域的专门人才。(二)课程体系融合特色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一方面要强调经济学基础理论,确保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学生经济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要体现专业特色,增设特色课程,并通过实践环节强化专业特色,形成基础理论课-特色专业课-实践环节三个层次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专业从流通经济的特色出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高素质”的原则,一方面夯实理论基础,把经济学原理、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纳入学科基础课的范畴;另一方面突出特色,增设了《流通经济学》、《运输经济学》以及《物流经济学》等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形成了基础宽厚、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把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三)教学方法凸显特色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按照“理论精炼,合理够用,重视专业,特色突出”的原则,对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压缩了经典理论的教学内容,增大了专业课的教学比重,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注意将经济系的基本原理结合流通领域的特殊规律进行讲授。为了适应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了研究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流通领域相关问题以及流通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并定期出版文摘类刊物——《流通经济研究动态》。同时,加强定量分析的内容,开设《数理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学》等方法类课程,提高学生的量化分析能力。(四)实践教学强化特色按照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丰富了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建立“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和“物流经济信息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课程实验和经济数据量化分析研究的平台。二是与流通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2010年,经济学专业与“上海钢之源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流通产业与发展创新实践教学基地”,输送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举办“经济学知识大赛”、“读书报告会”以及“青年经济论坛”等“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第二课堂”活动中小组协作式的方式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五)按类招生突出特色“按类招生”是和“按专业招生”相对而言的,前者是在学完大学期间一定的课程如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后再选择专业,后者是在高考时即选好专业,“按类招生”由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专业内涵和社会需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避免了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从2009年开始试行了“按类招生,分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经济学专业的同学绝大部分对专业的流通特色有了充分的了解,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按照特色专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学生在就业时会得到流通企业的青睐,有效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创新特色专业建设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探索适应适合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门人才。①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Z].教高司函〔2008〕208号.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这一整体要求,我们立足本专业的实际,大胆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一)确立了“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弥补单纯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学习与实践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日后从事流通领域经济管理实践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如社会调查技能、计量分析技能以及写作技能等;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物流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契合流通企业相关岗位的标准和要求。(二)探索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所谓“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研究型教学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夯实经济学基础,培养经济学思维,掌握经济分析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流通企业的运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研究型教学,使学生对流通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使流通经济的研究特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三)实行了“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来充实实践教学。第一个层次是利用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经济数据处理能力和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第二个层次是与流通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输送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个层次是通过举办“经济学知识大赛”、“读书报告会”以及“青年经济论坛”等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结语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发挥自身在流通领域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在专业建设中找准定位,立足流通,突出特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围绕流通经济的特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实现了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Z].教高司函[2008],208号.[2]丁浩.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人力资源,2008,(10).[3]张晶.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管理观察,2009,(5).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qikandaodu/2020/0529/334.html



上一篇: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2009年换发新闻记者证人员情
下一篇:我国即时物流行业研究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