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舆论纸币对理解报刊的内在规律的价值与意义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国内学界流传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媒介的最著名论断,莫过于“报刊的内在规律”说,即:“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规定任何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

国内学界流传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媒介的最著名论断,莫过于“报刊的内在规律”说,即:“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规定任何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①。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报刊“自己的内在规律”呢?国内学者对此有许多论述。②笔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相关论述中,有一表述最值得重视,即:“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③。笔者认为,正是这一表述阐明了报刊内在规律的基本内涵。本文尝试就此做一些分析。

一、“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提出的背景和基本内涵

“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这一表述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国际述评(三)从5月至10月》一文,载于1850年《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5、6两期合刊,原文是这样说的:“当报刊匿名发表文章的时候,它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它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每篇文章都署名,就使报纸仅仅成了或多或少知名的人士的作品集。每一篇文章都降到了报纸广告的水平。在这之前,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现在报纸却变成了多少有点不可靠的单户期票,它的价值和流通情况不仅取决于开支票者的信用,而且还取决于背书人的信用。”④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是对报刊作者“匿名表达”重要性的重视,针对的是:1850年,法国议会通过新的出版法,要求报刊文章必须署名,增加报纸保证金。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反对这一做法,提出了这段论述。字面上的意思是说:文章不署名的报刊是作为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也就是说,真正的报纸应该像纸币一样是匿名的,报刊只有取消文章署名,它才能成为表达舆论的工具,才能成为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相反,如果强制要求报纸的每篇文章都署名,看起来文责自负,实际上这样就使这些文章变成了类似于广告式的自我推销,报纸也变成了一些人士的作品集。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报刊匿名表达的重视是一贯的。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认为报刊文章不署名,才更有可能使个别意见转化为理性观点,“作者的名字可以使一篇文章和另一篇文章明显地区别开来,正如身体使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区别开来一样,可是他的名字也会使每篇文章的作用——仅仅作为构成整体的一部分——化为乌有。最后,不署名不仅可以使作者,而且还可以使广大读者更为自由和公正,因为这样一来,读者在自己面前看到的就不是说话的人,而只是所说的事;那时读者就摆脱了作为经验的人而存在的作者的影响,而仅以作者的精神人格作为自己判断的尺度”⑤。

为了说明报纸匿名和不匿名表达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借用了纸币和单户期票的比喻。纸币必须是不署名的,署名的纸币是单户期票。作为单户期票来说,它的可靠程度和流通情况取决于开支票者和背书人的信用,而纸币因为是不署名的,它的可靠程度和流通情况则取决于市场的认可。我们感兴趣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无意间说出了一个在笔者看来很重要的一个论断:即“报刊(应该或者本来)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这个论断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带出来的,虽然是一个比喻,但却是用陈述的句式。马克思、恩格斯除此之外在其他地方也没有再做过专门论述,这说明,这个论断在他们心中是理所当然的,是早已存在的想法。这个论断揭示了这样一个原理:报纸的流通规律和纸币的流通规律是一样的,或者说,报纸的流通规律类似于纸币的流通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用陈述句式表达对这两种类型规律一致性的肯定。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表述的背后,反映了他们对所处的那个时代报刊运行一般规律的洞察和把握。

二、现代报业和纸币一样都是由商品经济和分工发展而来

马克思、恩格斯把报纸比作社会舆论的纸币,那么报纸和纸币有什么共通性呢?首先来看看纸币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认为商品的魅力正在于它从地理上脱离了生产地,而货币则是推动这一过程的主要工具,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当商品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有一种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就是货币,其形态从羊、牛,发展到铜、铁、金银,最后进化到纸币。纸币基本无实际价值,它之所以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是因为“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它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因此也能够由符号来代替”⑥。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qikandaodu/2021/0722/909.html



上一篇:达彦平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下一篇:岳父的心愿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